閱讀|瞬間轉念,駕馭情緒與人生「重塑情緒的腦內獨白」(歡迎收聽 Podcast)

我們每天都會有無數句的心理獨白冒出來。有些是負面獨白、有些則是正面的。

閱讀|瞬間轉念,駕馭情緒與人生「重塑情緒的腦內獨白」

今天這本「重塑情緒的腦內獨白:瞬間轉念的自我對話練習」分享了常見的日常生活情境,並且提供了瞬間能夠轉念的技巧,讓我們把負面獨白切換成正面獨白;不再為反射性出現的負面想法所困擾,獲得正向又平靜的心靈。

場景一:聽到令人不悅的話語時,讓人際關係更圓滑的腦內獨白

受到批評時

有時候難免會受到批評或被與他人比較,聽到這類的話時,總忍不住把自己扣分,也非常令人氣餒。書中說明,碰到這種情況時,心裡面要想著:「比較的對象是從前的自己。」跟以往的自己相比,已經有進步的地方在哪裡,幫自己加分,就能逐漸提高自我肯定感,也比較不會再平白無故羨慕別人。

面對合不來的對象時

江湖在走,多少都會有頻率搭不上的人。想要試著打好關係卻辦不到,也許就會開始責怪自己。這時候,請在心裡默念這句腦內獨白:「相處只要順其自然就好。

書中說明,再怎麼努力一定有合不來的人,這樣也無妨。這不是任何人的錯,不用勉強,就放過自己吧!

場景二:湧現怒氣時,讓自己不生氣的腦內獨白

當你煩躁不堪時

必須承認,煩躁的心情我自己也好常會有喔!雜事太多的時候、事情不如意的時候,難免會讓人心浮氣躁,尤其在炎炎夏日裡,感受更是明顯。

書中分享,當煩躁到不行的時候,對自己說:「不妨好好款待自己。」先不要急著找出原因,也不要責備自己,當下該做的事情就是款待自己。好久好久沒有放鬆下來,緊繃的心情也到了臨界點,動不動就發火,其實只是太過疲累而已,只要消除疲勞,就能重新掌握自己的情緒。

透過吃美食、按摩或聽音樂,讓自己放鬆及轉換心情。作者說明這是情緒焦點因應,先調節、緩和情緒,減少不適感,就能讓心情慢慢平穩下來。

當你對某人大失所望時

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摩擦,當某人的言行舉止和你的期望不同,令你感到失望時,可以用以下這句獨白問問自己:「我該不會幫他貼了標籤?」書中說明,有時候可能只是你擅自下了「對方就是這種人」的定論。而幫對方貼了標籤之後,可能就會讓你做出錯誤的評判。

當你對某人有不好的印象時,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幫對方貼了標籤,或許能夠有機會再看清對方的真實樣貌;當然書中也提醒,也要注意過分樂觀的評斷,而讓自己給了錯誤的信任。

場景三:感到後悔時,讓人變得正面積極的腦內獨白

自我肯定感降低時

失敗時,你曾經責備自己「我果然就是沒用」嗎?這是一句會讓人逐漸失去自信的話。出了錯或是失敗了不好,但並不代表自己本身不好。當你下意識又開始貶低自己的價值時,改成這樣問問自己:「具體來說,我哪裡沒用?」尋找出明確的事實根據,就能養成客觀看待自己和其他事物的習慣。

後悔事情不該如此時

有時候盡全力去做一件事,卻未必會得到理想的結果,這時候就會忍不住糾結:「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?」或是「結果不應該是這樣啊!」

當有這種困惑或懊惱的情緒時,對自己說以下這句獨白:「我之所以這樣做,是為了什麼?」透過再次確認自己的目標,跳脫懊惱悔恨的情緒;也可以修正自己的路徑,繼續朝自己的目標前進。

場景四:提不起勁時,能讓自己和別人都快樂的腦內獨白

不敢踏出第一步時

明明知道有什麼事應該要做,或是知道做了會比較好,但就是遲遲踏不出去時,用這句獨白來激起自己的幹勁:「我做了這件事有什麼好處?

先拋下要做什麼的想法,改為想像做了這件事有什麼好處,會更容易動起來。先大致想像一下做了這件事的好處,然後再思考具體的步驟,這樣的方式稱為「組塊法」。

走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,多的是辛苦、麻煩和困難的事,即使意志堅定,但一想到這些辛苦的事,以及具體如何行動,就會猶豫不前。先想像這條路的前方有好事和快樂的事等著自己,會更容易踏出第一步。

提不起動力時

不管再怎麼努力的人,也無法時時刻刻都處在努力的狀態。當一個人越拼命,就會越容易忽略自己,讓自己的身心在不知不覺中磨損。久而久之,就會越來越沒有動力做任何事情。

因此,在努力的同時,也要保養身心的健康,要時常詢問自己:「我現在最想做什麼?」有意識的保留保養身心的時間,忠於自己,去做自己最想做、最能獲得幸福感的事,保持身心的健康。

場景五:不平靜時,整理內心思緒的腦內獨白

工作堆積如山時

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、永遠無法清空的待辦清單時,會讓人感到束手無策,甚至垂頭喪氣。無論再怎麼做,工作量依然沒有減少,被交付的事情越來越多。

這時候,用這句獨白詢問自己:「哪件事情不先做,困擾的人會是我?」這是運用「課題分離」的技巧,將面臨到的課題區分為「如果不做,自己會傷腦筋」,也就是自己的課題,以及「如果不做,自己也不會困擾」,也就是別人的課題。藉此檢視課題主人是誰,避免自己不堪負荷而爆炸。

感到焦慮時

面臨事情進展不順利或者危機的時候,難免會讓人慌張、焦慮。書中說明,與其恐慌地想:「到底該怎麼辦才好?」不如在心裡問問自己:「順利時,我都看到、聽到、感覺到什麼?

我們通常會運用五感、行為模式及做事順序等策略來順利完成事情。在做出好成果時,當下的感覺包括視覺(腦中形象及外在影像)、聽覺(心聲及外界聲音)及體感(記憶及觸感)。只要喚起上述這些感覺,就能緩和焦慮時的不安,平復心情。

所以透過回想做得好的自己,找回順利時的感覺,就能神奇地穩定下來,發揮原本的實力。

這本書中分享了五個常見的場景,將近 50 句的正面獨白,來幫助我們跳脫糾結的情緒,重建正面的信念,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安穩。日子雖不好過,但我們可以想辦法讓日子過好,一起加油~

收聽 Podcast

Apple Podcast 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us/podcast/彧覽群書/id1758473179
Spotify 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5evF2TOI2eIS7ZDCbljx3U
Sound on 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d0b079e2-b878-48c8-aa37-68b13f1120b0
First story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ytn9ge003mb01v3h8lk2uul


一起來社群聊天(◕ܫ◕)

分享你的喜愛
育群營養師
育群營養師
文章: 90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