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幼兒營養|嬰兒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嗎?怎麼補?補多少?寶寶維生素D要吃到幾歲?|育群營養師

嬰兒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嗎?怎麼補?補多少?寶寶維生素D要吃到幾歲?|育群營養師
嬰兒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嗎?怎麼補?補多少?寶寶維生素D要吃到幾歲?|育群營養師

維生素D可說是近年來最常被提到及研究的營養素之一了,而台灣兒科醫學會也早在2016年時,就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給了維生素D的補充建議。寶寶該如何補充維生素D呢?

維生素D在人體中的功能

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的維他命,主要有D2與D3兩種形式。在人體中,D2和D3都能促進腸道中鈣質的吸收,但D3的利用率較好。維生素D的功能除了影響骨骼健康之外,有許多研究指出,維生素D與免疫功能(例如新冠肺炎感染與維生素D缺乏的關聯)、細胞分化與凋亡,還有癌症、糖尿病、心臟病及懷孕的併發症等有關,是與我們健康息息相關的維生素。

維生素D的來源

被稱之為「陽光維他命」的維生素D,可由曬太陽轉化體內的7-去氫膽固醇 (7-dehydrocholesterol)為維生素D3供身體利用。而維生素D來源除了日照合成之外,可由食物或補充劑額外補充。從食物與補充劑來源之維生素D含量以「國際單位」(international units,IU) 或微克 (μg) 表示,1 μg的生物活性相當於40 IU。

嬰兒的維生素D不足會造成什麼問題?

嬰兒維生素D的不足會影響骨質結構的生長和佝僂病的風險增加。對於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,有罹患骨質疏鬆和佝僂病的風險。

寶寶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嗎?

嬰兒時期主要的食物來源為母奶或配方奶,而母奶中雖然富含免疫球蛋白及乳鐵蛋白,可以幫助寶寶抵抗病原,比較不容易生病,且餵母奶也有許多的好處。然而,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並不多,每100g的成熟乳汁僅含 0.1-0.3 μg,若為純母乳哺餵 (780 ml/d),大約只能獲得 0.59-2.34 μg,遠低於建議量。除此之外,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對於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能力也不好,因此,嬰兒時期要特別注意維生素D的攝取。

有研究發現,只喝母奶的寶寶,會引起維生素D缺乏及佝僂症。因此台灣兒科醫學會於2016年建議,自新生兒時期開始,只喝母奶、或配方奶量不足1000毫升,需要每天額外補充維生素D。

嬰兒及早產兒維生素D的需求量?寶寶維生素D怎麼吃?什麼時候吃?

維生素D雖然可由日照幫助身體自行合成使用,但並不建議六個月以下的嬰兒直接曝曬於陽光中,因此建議從新生兒開始,純母乳哺餵或配方奶量不足1000毫升的寶寶,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。

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(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, DRIs)第八版訂定,1歲以下的嬰兒,維生素D建議的攝取量為 10 μg (400 IU)。對於早產兒,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對於體重未達1500公克的嬰兒,初始目標是每天 5 至10 μg(200-400 IU);當寶寶體重達到或超過1500公克,並且可以耐受全腸道營養時,可將維生素D增加至 10 μg (400 IU)。

嬰兒額外補充維生素D可藉由口服的維生素D滴劑,按照建議劑量,直接滴於口腔中,或添加至牛奶中。

嬰兒補充維生素D過量的風險

根據研究顯示,每日維生素D攝取量在 8.5-15 μg (340-600 IU) 時,對骨骼的線性生長最有益。嬰兒若每天攝取 400 IU的維生素 D,就能維持血清維生素D的濃度,並且不會發生臨床的缺乏症狀。一歲以下的嬰兒,維生素D的上限攝取量(對於絕大部分人不會引發危害風險的最高攝取量)為 25 μg (1000 IU)。當維生素D攝取量大於每日 45 μg (1800 IU)時,骨骼的線性發展速度反而會受阻礙,生長現象顯著下降。

其餘維生素D過量會產生的症狀還有高血鈣症(產生多尿、劇渴及高尿鈣的現象)、軟組織的鈣化(腎臟、血管、心臟、肺臟);其餘中樞神經系統方面的症狀包括:憂鬱、厭食、噁心、嘔吐等。

嬰兒維生素D要吃到幾歲?

寶寶滿4個月開始吃副食品後,可以循序漸近添加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,例如:維生素D強化的米精或麥精、菇蕈類(香菇、黑木耳)、雞蛋、魚類(鮭魚、鮪魚、鯖魚等)。寶寶滿6個月之後,可給予寶寶適度的日曬,幫助身體自行轉化合成維生素D。

食物維生素D含量表
食物維生素D含量表

若是寶寶吃副食品的狀況不錯,且居住地區日照充足,有適度的曝曬機會,可以斟酌減少額外維生素D的補充。

關於寶寶補充維生素D的常見問題,以上整理給大家參考。小提醒:若有個別特殊疑問,建議還是要找醫師或營養師詢問討論喔!

影片解說版(訂閱幫你的生活加營養!)


😊一起來社群聊天👇🏻

分享你的喜愛
育群營養師
育群營養師
文章: 65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