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生活及環境中的毒素對身體的影響,包含塑化劑、環境荷爾蒙、重金屬污染等。
鋁金屬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,不論是來自食品加工、日用品製造或是醫療用品等。但若透過飲食經常被我們吃下肚,甚至累積在體內的話,就會影響神經系統、認知功能、骨骼密度、造血系統及腎臟功能的健康。

鋁的食物來源
鋁的大宗飲食來源包含發糕、鬆餅、油條、海蜇皮、麵包、餅乾、蛋糕、海帶、糖衣製品、冬粉等,尤其海蜇皮、油條及海帶更是前三名最主要來源。
各年齡層的鋁攝取量
此外,台灣曾研究各年齡層鋁的攝取量多寡,結果令人意外。
鋁的攝取量隨著年齡層而下降,分別是 7-12歲 > 13-15 歲 > 16-18歲 > 19-64歲 > 65歲以上。而 4-6 歲兒童的鋁攝取量更是超過了安全範圍,有四分之三的兒童,每週的鋁估計攝取量已超過可耐受的範圍,主要食物來源為蛋糕、鬆餅、海帶及零食餅乾。
我自己也會讓小孩吃零食,尤其是進入小一後,解禁的食物也越來越多,但讀到這篇研究又再次提醒我,還是要管控太多額外不必要的零食,雖然吃的時候都會限量,但常常吃仍然不好,尤其是早上常常為了貪圖方便提供麵包,真的是不能懶惰要多變變花樣。
降低飲食中的鋁攝取
要降低飲食中鋁的攝取有幾個方法:
方法一
減少食用含鋁食物,包含:發糕、鬆餅、油條、海蜇皮、麵包、餅乾、蛋糕、海帶、糖衣製品、冬粉等,尤其是前三名來源海蜇皮、油條及海帶。(我女兒超愛吃海帶 嗚嗚)
方法二
選擇食品時,閱讀營養標示,避免選購含有鋁添加物的產品。
方法三
使用淨水器過濾飲用水,減少從飲水中攝取到鋁的風險。
當然再怎麼避免,還是會有吃到的機會。平時記得均衡吃新鮮蔬果、全穀雜糧、優質蛋白質,幫助身體把鋁代謝掉。
參考資料:PMID: 33530648

一起來社群聊天(◕ܫ◕)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