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已經吃飽了,卻還是管不住嘴巴!除了依靠意志力和用藥,有沒有甚麼方法能幫我們控制食慾?

荷爾蒙
首先來了解身體的荷爾蒙,像我們常常聽到的瘦瘦針,就是利用荷爾蒙的作用來幫助控制食慾。
我們的體內會分泌多種跟飢餓感、飽足感及能量代謝有關的荷爾蒙,如果這些荷爾蒙有正常、平衡的運作,那我們就不會經常感到飢餓或有暴飲暴食的狀況。影響食慾的荷爾蒙包含以下幾種:
胰島素
胰島素除了是調節血糖重要的荷爾蒙之外,也會控制我們的食慾。胰島素一方面會把吃進去的能量囤積起來,以備不時之需;另一方面也會作用在大腦,跟大腦說:「能量已經夠了,不用再繼續吃東西了。」因此能夠抑制食慾和減少進食。
不過如果胰島素的作用變差,例如我們常聽到的胰島素阻抗,就會導致血糖變差,以及飲食過量。
瘦素
瘦素從字面上看來就會知道這個荷爾蒙是要讓你瘦。瘦素會由脂肪細胞分泌,如果正常發揮作用,可以幫助抑制食慾、減少進食。
不過如果脂肪太多,反而會造成瘦素阻抗,沒辦法正常發揮它的功能,導致食慾大增、飽足感下降。
飢餓素
下一個荷爾蒙是飢餓素,顧名思義就是會讓你感覺到飢餓、促進你的食慾的荷爾蒙。像我們常常聽到的壓力肥,一部分來說就是跟飢餓素有關。當身體面對長期壓力時,身體需要更多能量作戰,飢餓素就會分泌更多,導致我們吃更多,造成肥胖。
GLP-1
再來就是我們最常聽到的瘦瘦針 GLP-1 了,GLP-1 是由我們的腸道細胞分泌的一種荷爾蒙,除了會幫忙調控血糖之外,最令大家重視的,就是它抑制食慾的作用。
GLP-1 會讓腸胃蠕動變慢,也會從大腦減少對食物的渴望,因此能達到提升飽足感跟抑制食慾的效果。
當然除了以上幾個我們常聽到的,影響食慾的荷爾蒙之外,身體還有其他的荷爾蒙也會交互作用,影響著我們什麼時候想吃、吃多少,還有對食物的喜好。
如何維持荷爾蒙平衡,幫助控制食慾?
要維持荷爾蒙的平衡跟正常運作,幫助控制食慾、管住我們的嘴巴,從幾個方面下手:
- 少吃高油高糖飲食:高油高糖飲食會影響荷爾蒙的代謝與平衡,並且也會導致肥胖跟胰島素阻抗。
- 吃彩虹食物:彩虹食物中的植化素能夠幫助身體代謝解毒,有助於維持荷爾蒙的平衡。
- 睡眠充足:睡眠不足會讓瘦素分泌減少、飢餓素分泌更多,導致食慾大增。
- 壓力管理:慢性壓力導致壓力荷爾蒙-皮質醇分泌增加,導致食慾及進食量增加。
- 養好腸道菌:有些荷爾蒙是從腸道細胞分泌的,例如我們上面提到的瘦瘦針 GLP-1。好的腸道菌叢能夠幫助荷爾蒙正常分泌。
運動
下一個控制食慾的方法是運動。運動可以紓壓,也會促進血清素分泌,讓我們的心情變好。另一方面,運動可以透過減少飢餓素分泌及增加 GLP-1 的分泌,來達到降低食慾的效果。
不過你有沒有注意到運動後,你是不想吃東西還是更想吃東西呢?
有研究發現,強度高的有氧運動通常可以降低食慾;重訓也能減少飢餓素的分泌,進一步降低食慾。所以,想要透過運動控制食慾,也許下一次你可以把運動強度拉高一點,並且搭配肌力訓練會更有效。
提升飽足感
下一個控制食慾的方法就是提升飽足感。吃東西之後的飽足感會從心理及生理方面,抑制我們繼續吃東西。食物本身就會帶來一定的飽足感,如果我們可以增加食物的「飽足效果」,讓我們可以更長時間不想吃東西,就能夠控制熱量。
要增加食物的飽足效果,就從你的餐盤調整起。飽足感最強的營養素是蛋白質,第二是碳水化合物,最後是脂質。
調整你的餐盤
含有豐富蛋白質的豆魚蛋肉類,像是雞蛋、豆漿、豆腐、魚、海鮮、肉類等。這些主要含有蛋白質的食物,吃下去之後,會降低飢餓素,也會有比較強的飽足感,所以一餐之中一定要吃夠蛋白質。
接著是碳水化合物,碳水化合物中不只有糖跟醣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份叫做膳食纖維,膳食纖維雖然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,不過它是腸道菌的養分喔!腸道菌分解膳食纖維後,就會產生飽足感的訊號,包含上面所提到的 GLP-1。研究發現,如果晚餐吃了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隔天早上就比較不容易餓。
所以我們要選擇高纖的碳水化合物,像是糙米、燕麥、全麥麵包、藜麥、紅豆、扁豆、鷹嘴豆、地瓜、南瓜等。吃對高纖澱粉,幫助控制食慾,反而更不容易胖喔!除此之外,別忘了搭配超多蔬菜,蔬菜的膳食纖維也是不可或缺的喔!
最後是脂質,油脂本身雖然熱量高,也會增加食物的風味跟香氣,不過帶來的飽足感卻沒有想像中高;甚至過多的油脂還會影響好菌的生長。因此除了不要吃太多油,也要盡量吃好油,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和食物,例如橄欖油、苦茶油、酪梨、亞麻仁籽、堅果種子,以及高油脂魚類如鮭魚、鯖魚、秋刀魚等。
睡眠
下一個影響食慾的因素是睡眠,前面我們有提到睡眠不足會讓瘦素分泌減少、飢餓素分泌更多,導致食慾大增。所以我們要保持作息規律以及足夠的睡眠。吃東西的時間也要盡量固定,避免在睡前吃太多東西,尤其是高糖高油的食物,容易影響睡眠品質。
幫助身體放鬆的營養與食物
此外,選擇富含幫助身體放鬆跟睡眠營養的食物,能夠讓我們睡得更好。
- 色胺酸:是製造血清素的原料,血清素可以幫助我們放鬆心情,更容易入睡。牛奶、雞蛋、豆製品、堅果種子都含有色胺酸。
- 鎂:可以幫助肌肉放鬆、舒緩神經,有助於入睡。深綠色蔬菜、堅果種子和全穀類都含有鎂。
- 鈣:也跟神經和肌肉的放鬆有關。乳製品、深綠色蔬菜和豆腐都含有鈣。
除此之外,睡前不喝咖啡跟酒。大多數人都知道咖啡因對睡眠的影響,有些較敏感的人,甚至在中午過後就無法喝咖啡。然而酒精卻經常被用來助眠,有些人喝酒之後會覺得比較好入眠。不過實際上酒精會讓我們睡得淺,而且容易醒來,反而讓睡眠品質更差、越睡越累。
壓力
再來影響食慾的因素是壓力。如同前面所提到,慢性壓力讓我們的壓力荷爾蒙升高,會導致瘦素阻抗、胰島素阻抗、飢餓素增加等一連串荷爾蒙的變化,進而導致食慾增加、衝動性進食及情緒性進食。
因此,學習壓力管理的技巧像是呼吸練習、冥想等,能有助於降低身體的壓力荷爾蒙,並且調整食慾相關的荷爾蒙。如果因為壓力造成情緒性進食等狀況,可以試著在進食前先停下來思考看看是否真的感到飢餓;嘗試正念飲食,專注於當下吃東西的感受跟體驗,能幫助減少過量飲食及暴飲暴食。
腸道菌
最後影響食慾的還有腸道菌。腸道菌不只影響我們的消化、排便,還會操控我們的食慾。腸道的好菌會影響荷爾蒙的分泌,例如我們不斷提到的瘦瘦針成分 GLP-1,以及飢餓素;另一方面,腸道分解膳食纖維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,可以到達大腦,傳遞飽足感的訊號,就能讓我們減少食慾跟提升飽足感。
所以我們要多吃益生菌,並且提供益生菌所需要的養分如膳食纖維、益生元等。益生元的食物來源如大蒜、洋蔥、蘆筍、香蕉等,也能幫助益生菌生長。
然而,每個人的腸道菌都是獨特的,因此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益生菌,或是搭配的飲食調整方法,可以透過腸道菌的檢測,更精準的補充與調整,會有更好的效果喔!
控制食慾不只是意志力的問題,更是身體荷爾蒙、生活習慣與腸道健康的綜合表現。透過調整生活習慣、養好腸道以及穩定荷爾蒙,就能讓你擺脫暴飲暴食,找回健康自信的自己。

一起來社群聊天(◕ܫ◕)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