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想像過自己老的樣子嗎?最近常常在跑社區營養講座,看到許多年長者還能繼續活躍的出來參加活動,就覺得保持身體健康真的好重要啊!也感嘆幸好現在長照資源越來越完善。
像我公公退休了好幾年,很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,每天四處走走看看,也幸好他的身體目前還蠻健康,老是自豪自己是個可以單腳站五分鐘的男人。
我媽媽還不到退休的年紀,不過最近也因為假日時間多,就又找了一份打工,連我弟都問他說,你是有這麼缺錢嗎?

不管幾歲,都要學著安排自己的生活。有些人很怕獨處,不過人出生的時候是一個人,離開世界時也是一個人,慢慢的,同行的夥伴只會越來越少,即便生了孩子也得面臨空巢期。像我最近就有感觸,女兒剛上一年級時,幾乎每天都會寫一封表白信給我,現在才二年級,到現在都沒收過一封。
最近我的狗也離開了,生活重心頓時失去不少,我和先生都感嘆說,不曉得以後小孩離家上學時,我們兩個會多麽百無聊賴!
所以,不要等到那時才開始學習,生活重心還是得要回到自己身上。今天分享的這本《活得漂亮》,是由一田憲子所寫的。寫書當時,作者已經 58 歲,也坦言自己已經體力衰退、容易疲倦,對未知世界的期待也變少了。不過,人生雖然走下坡,在抵達最後的終點之前,是不是還有許多幸福與樂趣在等著我們?就跟著作者一起走下去吧!
建立「我說了算」的王國
你有照顧自己的一套方法嗎?現在的我們汲汲營營,很難照顧好自己,不外乎就是盡量吃健康一點、早點睡、多運動或者定期健檢。能做到以上這幾項已經算是非常好了,不過要達到身心靈的平衡,真的有難度!
在進入人生下半場之後,許多能追求的也追求到了,追不到的也該適時放手了。書中說:「無論曾經多麼燦爛,終究會隨著時間而消退。」但這並非淒涼地凋零,而是在洗盡鉛華過後,放下對過去的種種堅持,戴上新的眼鏡看世界。
老後幸福的時光操之在己,上了年紀之後,與其擔心別人不再需要我,何不自己瀟灑轉身離開呢?要吃什麼、要去哪裡、要跟什麼人見面,全由自己思考與決定。為自己建立好「我說了算」的王國,排除無謂的懊惱與寂寞,讓自己多一點隨心所欲,這樣的生活不是很棒嗎?
上週我在北車地下街休息的時候,有個阿姨主動過來攀談。先是問我哪裡有充電的地方,後來又回來直接坐在我面前,問我能不能和他聊天。老實說,我也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情況。不過抱持著反正有任何異樣就馬上走人的心情,也就開始和阿姨聊了起來。原來阿姨是獨居,當天出門是和姊妹們有約,不過他自己已經在北車等了一個多小時了。他坦言,到了這個年紀,反正人家約,他想出門就出門;如果她想跟,別人願意讓他跟,他也很感謝。總之就是抱持著隨緣自在的相處態度。
這也正如書中所說,自己決定想做的事情,不管是做到或沒做到,至少結果是掌握在手中。
中年後的人際關係
上了年紀之後,感覺越來越難交到新朋友。其實也不用等到上了年紀,光是從學校踏入社會,大概就會覺得很難交朋友了。
在人際關係方面,作者分享,年過五十之後,他放下「我執」的堅持,不再堅持自己就是怎麼樣的人,或者不再總是盯著與他人的差異,而劃出了一條界線。
慢慢接受社會的多樣性,開始去約「認識但不熟」的人吃飯,不需要找所有喜好和價值觀都一致的朋友,就針對共通點往來即可。也明白不必事事都合得來的道理,即便一年只見一次面,或是只是在附近喝茶聊一兩個小時,能夠從中獲得啟發和共鳴就夠了。
確保收入
進入下半場之後,想要隨心所欲的生活,還是得先幫自己打好地基,而最重要的莫過於幫自己確保收入吧!
作者一直以來就保有寫作的習慣,這是為了幫自己安排思考的時間,而不是糊裡糊塗地過一天。52 歲那年,他開了一個部落格,作為自己的書寫天地。雖然當初成立網站是提供免費閱讀的文章,不過後來讀者越來越多,不僅增加了著作的銷量,也讓作者開了多堂寫作課。這一切都是作者當初摸索、身體力行而得來的。
雖說似乎是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,不過前半場時,我們為了維持生計而忍耐著工作。在下半場時,何不以「喜歡」為出發點,勇於嘗試,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除此之外,作者也改帶小一號的錢包。以往有工作的時候,總是大手大腳的花錢,而當無法再賺更多的時候,就得考慮如何節流。把以往用於增廣見聞、時常購買新東西及高級東西的錢包收起來,換成小一號的錢包,只購買滿足日常所需的實惠東西。也不再羨慕別人擁有什麼或者太關注市面上又出了什麼新東西。
如何安排每天的時間
每天被行事曆塞滿的我們,忙碌於工作、家庭及社交之間。若是真的退休了,不再需要每天朝九晚五,你會怎麼安排自己每天的時間呢?
作者分享他每天會五點半起床,而想要早起,勢必得要早睡。在調整工作時間及作息之前,作者還是會在晚上九點到十一點之間,坐在電腦前,試圖做一些工作。不過後來體力實在無法負荷,所以最後作者鐵了心改變晚上的作息,改為一過九點就去洗澡,晚上十點半就寢。不過一開始要養成早起的習慣也不是那麼容易,或者起床後仍然半睡半醒。作者索性一起床就去洗澡,腦袋就會完全清醒。等到養成早起的習慣後,也不再需要洗澡來提神了。
接著一天的開始,作者會出門運動、洗衣服、打掃家裡,完成以上事項也才八點。接著開始吃早餐,吃完早餐後就投入更新部落格的工作。
雖然上了年紀,體力下滑,這套作息讓作者還是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,愉快地度過一天。
每個人的生理時鐘、體力都不一樣,你有沒有好好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,而不是一直強迫身體配合呢?就像跑馬拉松需要配速,你的行程表該怎麼安排才能讓你保持最佳狀態、發揮最高效率呢?年輕的時候我們還能勉強自己,等到進入下半場,不再感到心有餘力時,學會和身體協調就是非常重要的事了。
這本書分享了作者進入中老年後,如何照顧自己、調適心情、調整生活以及如何社交等等。內容讀起來就很像一位朋友寫的中年轉型日記,讀起來平實,但卻真實而坦誠。難怪讀者們會反應每天都很期待閱讀作者的文章。書的內容也像是幫我們預習中老年以後的生活面貌,歲月不待人,我們都會老。如何在老後還能活得漂亮,品味剩下的時光,這本書也許能給你一點啟發。
收聽 Podcast

一起來社群聊天(◕ܫ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