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|改變你的體重設定點,輕鬆維持理想體態《如何吃,仍能維持減重》(歡迎收聽 Podcast)

這次想要分享關於一本減重的書,「如何吃,仍能維持減重 」這本書會介紹我們身體如何運作,或為何故障;本書也是一本戰術規則手冊,告訴你如何把生活方式變得更健康,並且能夠堅持下去。書中會從體重設定點、新陳代謝、飲食及運動的影響,到如何改變習慣,走向健康的你。

閱讀|改變你的體重設定點,輕鬆維持理想體態《如何吃,仍能維持減重》(歡迎收聽 Podcast)

體重設定點是什麼?

從遠古時期開始,人類的演化不會脫離安全兩個字。大腦與身體的調節,都是為了保護我們安全無虞的活下去。

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體重設定點,這個設定點就是大腦覺得這樣的體重對你比較安全,因此希望你達到這樣的體重。如果你的體重設定點在正常範圍,那當你放縱飲食而變胖的時候,大腦就會發出飽足感訊號來阻止你吃太多;相反的,如果你因為生病或是節食而減輕了體重,大腦就會增加你的食慾,確保你的體重回復。

可是有一些人,他們的體重設定點在超重或肥胖,就算他們想要努力減重,最後都會失敗,因為大腦會希望他們的體重回到設定點比較安全。

體重設定點的決定因素

體重設定點取決於幾個因素:

  • 遺傳
  • 精緻碳水化合物或含糖飲食,或是我們現在常聽到的超加工食品,這些都會阻礙瘦素作用,讓我們食慾增加、吃更多。
  • 壓力,高壓或睡眠不好時,會分泌更多的壓力荷爾蒙,讓食慾和血糖都增加,並且產生更多的胰島素,也讓瘦素作用不佳,進而提高體重設定點。
  • 睡眠,持續光照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。褪黑激素能幫助減少壓力荷爾蒙,但當褪黑激素減少,壓力荷爾蒙隨之上升,體重設定點就會提高。所以輪班工作和夜班工作的人,體重通常會增加。
  • 節食減重行為,會迫使大腦發出儲存更多能量的訊號。

如何改變體重設定點?

那要如何改變體重設定點,讓減重更省力呢?

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改變食物類型,剛剛有提到,精緻碳水化合物或含糖飲食,就是會影響體重設定點的飲食。因此不碰這些食物,會讓身體胰島素正常分泌,並且讓瘦素發揮正常作用,抑制食慾,幫助減重。

看到這邊,你大概會有個疑問,作者也率先幫你提出來了。重度肥胖的人,只需要戒糖跟少吃精緻碳水化合物,那麼減重手術也就不需要存在了?

答案是這樣的個案通常也能透過改變食物類型減掉一些體重,不過因為重度肥胖的人,體內有大量發炎的情況,因此還是會有瘦素作用不良的狀況,就會不斷發出進食的訊號。如果進食訊號又加上對高油高糖食物的成癮性,那就會讓這些重度肥胖的人更難以持續做飲食改變,導致減重失敗。

所以書中說明,如果體重只有輕微過重的人,意識到說可以透過調整食物類型、管理壓力和睡眠的情況來減重的話,就不需要強行對抗體重設定點,導致身體的反抗。

發出增重訊號的食物

書中另外一個論點也很有趣,讓你變胖的不是食物中的熱量,而是發出增重訊號的食物。如果體重設定點穩定,這樣就算多吃了一些食物和熱量,身體也會提高新陳代謝來消耗更多熱量,並降低食慾和減少攝取量。可是當我們吃進加工食品,包含過多的糖、果糖和植物油,就會干擾新陳代謝,向身體發出增重訊號。

糖和果糖很好理解,但為什麼是植物油呢?書中所說的植物油是指葵花油、芥花油或玉米油這些富含 omega-6 的油脂。我們認為來自於牛油、豬油等飽和脂肪不健康,認為植物油是健康的。但作者指出,植物油就像是糖漿一樣,是由廉價的作物,經由複雜的加工製成。

而事實上,已有許多研究指出,omega-6 過多也會導致身體發炎。所以我們應該提高 omega-3 的攝取比例,來抑制發炎,並且讓胰島素及瘦素運作順暢。

所以我們不應該害怕吃真食物會讓我們變胖,而是要避免加工食品中的糖、植物油提高我們的體重設定點。讓瘦素訊號順利傳達,大腦就會知道我們有多餘的脂肪,讓我們順利減重。

運動對減重的效果?

那運動又是如何幫助減重的呢?書中說明,完全不改變飲食,並且按照國健署的建議,每週運動 150 分鐘,一年下來只能減輕 2 公斤。而如果大量運動,事實上身體也會調降我們的新陳代謝,並且提高飢餓感,好讓我們吃進更多熱量,來補償運動所消耗的熱量。

運動主要是透過影響體重設定點來發揮減重的效果。運動讓胰島素更有效率地被使用,需求的胰島素量也減少,進而讓脂肪囤積的量也會減少;另一方面,運動也會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,間接減少胰島素分泌,於是體重設定點就會跟著降低,讓體重隨之減輕。

如果要有明顯減重的效果,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週要運動 300-420 分鐘;如果要預防節食減重後復胖,則要達到 300 分鐘。

大腦如何影響減重?

接著我們來了解大腦對於減重的影響。大腦很多時候是採用自動導航駕駛的,也就是仰賴我們已經養成的習慣來行動。而行動是怎麼養成的?是一個我們很常聽到的神經傳導物質-多巴胺所促成的。

某個行動讓你產生多巴胺,帶來愉悅的感覺,讓你感覺良好。大腦就會知道說這個行為會產生多巴胺,進而促使你重複,直到你可以無意識的執行這個行為。而且到後來,不用等到去做這件事你才會分泌多巴胺,當你決定去做的時候,多巴胺就會分泌了,就會讓你感受到快樂。想像一下,當美食送到你桌前時,你是不是還沒吃下肚,就已經感到開心了?因為你預期會吃到美食這件事,就已經讓多巴胺釋放了。

所以想要改變習慣,朝理想的自己前進,就是要先察覺這些讓你偏離目標的習慣。

改變習慣不要靠意志力

書中分享,想要改變習慣,重點不是你多有意志力,而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。不要把減重這件事想成是要達成某項成就,而是從身份認同改變。就像戒菸這件事,把自己的身份設定為「我是不抽菸的人」比我要努力(靠意志力)戒菸,更容易成功。

假設今天我們想要減掉 10 公斤,我們不要把焦點放在 10 公斤這個目標。而是專注於成為能減掉這些體重的人。這些能減掉體重的人有什麼行為呢?例如:不吃零食、每天喝 2000cc 水、每天吃兩碗蔬菜、每天運動等等。當你從心態開始改變,從今往後,你就是不吃零食的人、你是每天喝 2000cc 水的人、你是每天吃掉兩碗蔬菜的人,以及你是會每天運動的人。重新設定你的身份,並且專注於成為你要的你。最後,你的新習慣會讓你擁有你想要的體態與健康。

書中還有一些篇幅是教我們如何料理,讓健康的食物更美味,以及如何準備健康零食等。學會挑選食物以及為自己準備飲食,都是培養好的飲食習慣、幫助我們減重很重要的一環。

不過光是改變體重設定點,就有幾個簡單的方法,值得我們試試看,讓我們能輕鬆維持理想體態。

收聽 Podcast


一起來社群聊天(◕ܫ◕)

分享你的喜愛
育群營養師
育群營養師
文章: 98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